您的位置: 首页 >教学教研>教师风采> 详细内容

汤逊湖教联体第四次教研活动在光谷未来成功举办

来源:教务处 发布时间:2023-12-15 10:25:06 浏览次数: 【字体:

14日,汤逊湖教联体第四次教研活动在武汉光谷未来学校举行,汤逊湖学校、武汉枫叶学校和大屋陈学校的教师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光谷未来赵洪武校长介绍了本次活动的主要流程,并对前来参加教研活动的领导及老师们表示了热烈的欢迎。

ee04f640b39d4d0180897a7c784d3d27.png

课例展示

光谷未来 申琛 初中语文 《背影》--一封家书

课上,申老师以“一封家书诉衷肠”的形式,围绕读家书、明家书、写家书三个活动来解读这一背影的深刻内涵。

1289a24f6b1e425ab49f6f74e17d901b.png

读家书即明晰父子关系。聚焦文本末尾段落,体会家书的矛盾之处。再结合背景资料,明晰父子二人之间的关系;明家书即解读爱的密码,通过品析父亲矛盾、反常的言行,感受父亲月台买橘这一背影,读懂父爱密码,体悟其中的深情;写家书即化矛盾。结合全文,联系实际,学生现场书写一封家书,传递自己的心声。

343fc565a18243bbb97c4ce3f1627afa.png

申老师的这堂课感人肺腑,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怀和深情,也让我们深深体会到儿子对父亲从怀有悔恨到理解父亲不易后的愧疚,再到最后担忧父亲身体的牵挂和忏悔。

381592aeaec841738536e701707253d7.png

汤逊湖学校 袁君 初中语文 《天上的街市》

袁老师以视频导入的形式,激发学生对星空的想象,进而引出本堂课要讲的内容——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为此,袁老师创设情境:校诗社拟创设一期以“美好生活”为主题的电子诗刊,面向全校征集作品。为顺利推荐《天上的街市》作为本期的电子诗刊,袁老师创设了为你读诗、为你荐诗、为你写诗三个栏目。

d5a0150187c94ab7b56becd242959eba.png

7437e50e9dc64344ad27388892cedbf0.png

栏目一伴随背景音乐,全班齐声朗读,感受课文;再推荐学生代表上台合作,创意朗读;栏目二先引导学生探索诗人想象中的世界,再体会诗人表达的美好愿望,最后为本文写推荐语;在最后一个环节中,袁老师要求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联想与想象的手法以《武汉的街市》为题,尝试写一首三行小诗,描绘学生想象中的美好生活。

09eb01d1bf6247faa639eb178b0968c3.png

袁老师的这堂课,内涵丰富,包罗万象。三个栏目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既锻炼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又唤起了学生内心深处对于美好事物的感受力。

光谷未来 李艳玲 小学数学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李艳玲老师通过研究课标和不同版本教材分析,抓住了本节课的核心素养“量感”,通过公式猜想回归到图形面积概念本质,让学生在将两个半格合成一格的思量中感受到接下来为什么要进行图形的转化,很好地促进量感教学的同时,感受到数学“转化法”的重要性。

f0c9b07860e044228d2b049310c5dd65.png29da9983b95445a7967677b603834dc2.png

“平行四边形”一课承载了发展量感、培养推理意识、增强应用意识等数学素养培养目标李艳玲老师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后,对本课的核心目标进行了进一步细化,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数、剪、拼、说等环节不断实现数学学习从表面的感知向思维深处漫溯,在逻辑严密的课堂教学中发展思维,强化“量感”素养的落实。

d2d81dc161d74632aa6eb52c0f9bc34a.png

汤逊湖学校 潘阮琳 小学数学 《认识几分之一》

潘老师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受分数、认识分数、理解分数、创造分数。不仅引导学生在动中学,学中思,思中悟,理解了本堂课所要呈现的内涵,还充分体现了数学的核心素养.

2617b3a3ae80447a8cfa694d6a9c099a.png

课堂中潘老师首先从孩子们爱吃的月饼导入,抛出问题给学生思考交流并进行动手操作,小组交流,通过认识生活中的分数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分数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同时,潘老师利用知识的迁移,结合分月饼的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归纳,认识分数各部分名称,理解各部分名称的含义,掌握分数的读写法,加深对分数的理解。

1bb39eb0ec2541e4b2e1b299213d97df.png

潘老师的这堂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经历了分数的形成过程,也体会到了参与的快乐,创造的愉悦。

a3cbae2b14a34096ab64e1082db84d2c.png

课堂点评

教联体活动是教师成长进步的“扶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助推器”,更是推动自我成长的“源泉”。上完两节课后,教联体的所有老师移步至会议室开展评课活动。

269855b998994f7bbac0916214626898.png

ff0af59832cf46ca86bafc0ac06b6d3d.pnge1734eb01a714dceb331ab876fde371d.png

参与评课的老师们对四位老师钻研教材的精神和课堂呈现效果予以了高度肯定,各位老师备课充分、思路清晰、教学设计合理,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己总结规律,环环相扣,条理清晰。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通过互相切磋与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视野与教学水平,这就是联合教研的意义之所在。此次校际交流联动,增进了四校之间的友谊,进一步加深了校际间教学管理的互通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建教育新生态,共赴教育的诗与远方。

终审:学校办公室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