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 | 她留法6年获化学博士学位,却选择当一名中学教师
她留学法国6年,获得化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曾经一心想做科研的她却做出了令所有人惊讶的选择:投身教育,做一名中学教师。面对质疑,她很坚定:“谁说博士不能教中学?博士更应该教中学!”
她,就是华师一附中光谷分校化学教师唐露。
留法6年 获化学博士学位
2010年,22岁的唐露以优异成绩从武汉大学化学基地班毕业,彼时的她一心想做科研,恰逢武大与巴黎-萨克雷大学之间的交流项目招募研究生,她便毅然提出申请,赴法深造。
图为:唐露在欧洲
2014年,法国第25届糖科学研讨会召开。这一研讨会每隔3年举行一次,汇集了全法糖科学领域所有顶尖学者,在法国化学界颇富盛名。
3天的会议,学者们一道交流学习,并通过海报展示研究方向及研究成果,每届研讨会,都将选出最前沿最优秀的研究,授予其“最佳海报奖”。这一届,仅有两人获得殊荣,其中一人便是唐露。她从近千名学者中脱颖而出,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获得该奖项的华人留学生。
图为:唐露从巴黎-萨克雷大学博士毕业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她难掩自豪:“导师曾经偷偷告诉我,我的得票数很高,我一直不敢相信,直到最后一天晚宴,台上念出我名字的那一刻,我才相信,啊,真的是我!”
2015年6月,唐露参加了欧洲第18届碳水化合物研讨会,她在细胞表面糖生物活性领域的研究得到组委会充分肯定,受邀作学术报告,成为为数不多登上该研讨会讲坛的华人学者。
图为:唐露受邀在欧洲第18届碳水化合物研讨会作学术报告
留学法国6年,唐露先后获得化学硕士、博士学位,并且凭借颇有建树的研究,成为法国化学协会、法国糖科学协会的一员。
一次邂逅 和“教师”结缘
唐露自己也没想到,2013年一次普通的“邂逅”,会让她从此和“教师”这一职业结下不解之缘。
巴黎-萨克雷大学每年都会举办fête de la scienc,也就是校园科技节。科技节期间,学校面向社会开放,学生们会自发设计一些通俗易懂,但相当有趣的科学实验,向前来参观的公众普及科技,附近的小学还会专门组织孩子们前来学习。
图为:校园科技日上,唐露和同学们一起,用液氮做实验
2013年,是唐露读博的第一年,这一年,法语日臻熟练的她,毫不费劲就争取到了科技节主讲的位置,她边讲解实验,边和参观者交流,围观的小学生们提出了各种天马行空的问题,她都耐心地一一做了解答,看到孩子们逐渐被化学吸引的眼神,她突然体验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心里有一种情愫在慢慢酝酿:“传授知识的感觉真不错。”
正是这次“邂逅”,让她第一次对“老师”这个职业产生了兴趣。
之后,她特地选修了学校的教育课程,经过系统深入的学习,她发现教育其实是一项非常有挑战性的工作。慢慢的,之前的“科研梦”被“教师梦”取代,她甚至下定决心,回国后一定要做一名中学教师。
“博士教中学不是浪费”
2016年6月,华师一附中光谷分校招聘老师,刚回国不久的唐露经过严格的笔试面试,从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成为该校化学老师,也是该校第一名博士学历的老师。
图为:唐露生活照
作为新老师的唐露很注重教学经验的累积,她一有空便会到华师一附中听课,向经验丰富的大咖老师取经。在她看来,这些老师不仅仅是在传授知识,更多的是引导学生自己挖掘知识,而且方法巧妙,耐人寻味。
图为:唐露密密麻麻的听课笔记
比如,如何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华师一化学老师高明的做法就给了她很大的启发,第一堂化学课,高老师就列举了学习化学但之后并非从事化学的名人,比如撒切尔夫人,大侦探福尔摩斯。同学们的兴趣就被这些熟悉的人们勾起来了,第一堂课效果特别好。
如何活跃课堂气氛?周立和老师的方法是带动与激励。周老师带了一个重点班,刚开始上课的时候,同学们回答问题非常不积极,周老师于是想了一个办法,在每位同学回答问题之后带领其他同学鼓掌,慢慢的,课堂不积极的情况有了极大的好转。
图为:唐露密密麻麻的听课笔记
半年下来,一大本听课笔记已经被唐露填得满满当当,上边除了具体的知识点和解题步骤,更多的是值得借鉴的教学方法和小技巧。
如今,对于“博士毕业做中学老师”,唐露也有了比之前更深入的思考,她越发觉得“博士做中学老师并不是浪费”,“如今科技日新月异,教育应该和科技同步发展,博士能够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对前沿科学的兴趣,也能带动他们自己去探究,所以博士教中学,更多的是传递一种思维模式,培养一种思考习惯”。
后记
2016年9月3日,《楚天都市报》以“海归博士当起中学教师”为题,聚焦了华师一附中光谷分校高素质的教师团队,引发社会关注。
正如该校执行校长吴晨光所说,现代高中教育讲究多学科知识能力,因此,博士教学显得必要,也会变得平常。
用户登录